当前位置:首页>遥远的扎溪卡,川西北藏区自驾之行(一) - 西子车友会 - 惠州·西子论坛

遥远的扎溪卡,川西北藏区自驾之行(一) - 西子车友会 - 惠州·西子论坛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5-06 17:32:17

微信扫一扫到手机

随时看帖、分享到朋友圈

西小编教你如何扫二维码>>
阅读: 5970 |   回复: 67

遥远的扎溪卡,川西北藏区自驾之行(一)

本贴于2016-11-28 获得 推荐贴 啦!奖励 50 威望 5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楼主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1:33



已经非常久没有在论坛发帖了,趁最近有空,跟大家分享一次难忘的自驾旅行。

四月底和五月初,我和我的几位进藏“铁杆粉”又一次来到了荒凉的川西北以北的高原,荒凉的扎溪卡草原和神秘的玛尼石经城。这是第七次进藏,从甘南到果洛,从玉树到昌都,从那曲到山南,从迪庆到林芝,从拉萨到日喀则,从阿坝到甘孜,除了藏北阿里、羌塘、可可西里无人区,似乎整个藏区都已经走遍了。打开西部藏区行政地图,唯独有一片位于四川、青海、西藏交界的神秘未知区域未曾踏足,甚至行走藏区这些年,居然从未听过有人提起过这个区域,也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,这里便是中国最隐秘的地方—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,藏语名字叫扎溪卡巴。







一位活佛、一位卓玛、三个文艺青年,一辆帕杰罗,2000多公里,就此出发。壤塘曾克寺、阿育王佛塔遗址、色达佛学院、德格印经院、松格玛尼石经城,这些影响整个藏传佛教神圣之地是此次的行程线路。翻过了海拔5050米的川藏北线“死亡天堑”雀儿山,也登上了与蜀山之王贡嘎山对望的子梅垭口,穿过了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荒芜人烟的扎溪卡草原,也经历了缺氧痛苦、寒冷窒息、绝境恐惧、异常艰苦、心灵震撼的松格玛尼石经城之夜。一次又一次被恐惧、痛苦、震撼、虔诚、感动而洗礼的内心,变得无比透彻、明亮。

和前六次一样,因为非常规的进藏道路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,有太多经历和难忘,我习惯用视频记录这一路发生的一切。这次共拍摄了近100G的视频素材,以至于现在将它剪成纪录片让我无从下手,于是我把它先剪辑成预告片。

点击播放此行视频全纪录(预告片)




共有 24 人赞这个帖子, 作者威望 +27
fatling : 2016-12-21 17:16 威望 +1
刘氏成员 : 2016-12-10 16:15 威望 +1
: 2016-12-05 14:35 威望 +1
潇鹉 : 2016-12-04 01:36 威望 +1
卢景辉而已 : 2016-12-02 15:53 威望 +1
埋名隐姓 : 2016-12-02 06:36 威望 +1
: 2016-12-01 17:53 威望 +1
无言以对 : 2016-12-01 17:31 威望 +1
红薯巧克力 : 2016-12-01 17:30 威望 +1
小米粒xxf : 2016-12-01 17:22 威望 +1
走走走走走 : 2016-12-01 17:10 威望 +1
313095168 : 2016-12-01 16:56 威望 +1
: 2016-12-01 16:02 威望 +1
我是光茜 : 2016-12-01 15:38 威望 +1
: 2016-12-01 15:37 威望 +1
1 2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沙发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1:44
按照惯例,先介绍我此行的好友:
噶玛钦绕嘉措活佛:本名依达,壤塘曾克寺活佛(因各种原因没有参与认证),前世是尕尔耶罗江活佛,自幼出家曾克寺,后在色达五明佛学院修习多年,曾在五明佛学院负责日常管理工作,后回到曾克寺潜心修佛,并同寺院收养了70多位孩子。我和多杰卓玛多年的好友,一位内外兼修的佛学导师,为数不多会汉语的活佛。因为此行要深入偏远藏区,于是在到达壤塘时,邀请依达师父一同前行,一来给我们做翻译,二来他非常熟悉藏区道路,给我们做司机。

多杰卓玛:来自成都,半个藏族人,我在成都多年的好友,经营新能源汽车,大龄剩斗士,虔诚的密宗佛教信仰者、修行者,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礼佛、诵经,不交男朋友,并严格遵守多条戒律,我估摸着,离出家不远了。因为是半个藏族人,所以进了多少次藏她也记不清了,她特地弄了一辆小帕杰罗跑藏区,也是我们此行的座驾。


涉水:本名春哥,来自广州,前同事兼多年的好基友,VIP.com的产品经理,据他说他最擅长研究女性心理。多年前与我约走川藏线但一直未成行,此次就因为他一个电话,我给组织了这次旅行(我牺牲巨大)。带着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”的情怀和我发起此次旅行。经过本次深度自虐,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。以前每日要靠酒精入睡,回来后现在每日靠《进藏》电影度日。


花花:来自南昌,涉水的大学同学,自由诗人(登记在册的)。自己经营一家旅行社,3岁孩子她妈,一个纯正的文艺女青年,能弹一手好吉他和唱一曲好歌。常年在外头旅游,但唯独不敢去西藏,怕高反,也从来不像我们这样自虐过。这是她第一次进藏,这次抱着豁出去的心态和我们走川藏北线,本以为此行她会拖后腿,但实际上她比想象中能扛。


Yuking,我本人,应该无需再介绍了,前“西小欧”账号运营者,分享过大量自驾游记,其中西藏居多,不知道的可以搜索来看看。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从云南自驾至珠穆朗玛峰,由此中了邪,并决定每年进一次藏,还有一群可随时召唤的进藏“大神”。喜欢自虐式自驾旅行,数次自虐成功,数次洗心革面重新做人,终于净化成一枚虔诚的密宗佛教修行居士。通常在藏区会被藏民误以为是当地人,但回来汉地迅速能跳转为正常人模式。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3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06
“非正常”的进藏线路


和其他经常进藏的朋友的感受一样,由于某些原因,我们越来越觉得西藏变得世俗化了,反倒觉得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州、阿坝州才是藏文化的经典之地,藏传佛教传承福地,真正的“西藏”,所以最终也把脚步停留在了川西。进藏七次,我们有了藏族的朋友,有了如兄长般的活佛,有了静谧如家的寺院,有了修行的居所。

整体线路:惠州---成都--理县--红原--阿坝县--玛曲(甘肃)--班玛(青海)--壤塘--色达--甘孜县--石渠--扎溪卡--雀儿山--德格--炉霍--道孚--八美--贡嘎子梅山--康定--泸定--成都---惠州




这条不正常的进藏路,数不清翻了多少座雪山, 也不记得走了多少条未知道路(没有路的路),绕道甘肃、青海去四川壤塘, 索性多杰卓玛略懂藏语, 一路问路,最后还是走了一条未知道路,半夜摸黑绕回了四川壤塘县。一路大声唱歌、大声开玩笑,穿过了一条地图上找不到的路,贯穿青海--四川的无人大峡谷,现在回想起来,倒是挺恐惧的。

这些“非正常”的藏区行走路线对我和多杰卓玛来说早已习惯,但对于初次入藏的涉水、花花同学来说,最直接的影响是:我们的刘涉水患上了严重的西藏精神依赖症,回来三个多月了,至今精神面貌仍不能正常,每日要靠我拷给他的纪录片《进藏》治疗,一天看三次,并把电影旁白编成了经文,每日在微信群重复念诵,尽管没人理他。我们的花花写的诗更富有灵魂和意境了,在海拔4300米的松格玛尼石经城的寒冷夜晚,她一宿没睡,用她微小的洪荒之力写了一首我认为很美的诗《松格玛尼石经城之夜》。








《松格玛尼石经城之夜》

是古老的唐蕃古道把你牵引,
穿越北川的无人之境,
来到这清绝尘嚣的扎溪卡草原上。

你惊叹这艰辛的每一步,
真想就这样留着做一个坚定的守城人。

海拔四千二百米,
你堆积的图文印在山石上,
格萨尔王的传说让你的神秘更贴近云朵。

听说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都有你的身姿,
也许真的不知道如何匍匐在你昏暗的周围,
做一个虔诚的朝圣者。
只能把这不眠的夜留给这美丽经年的松格玛尼石经城。

-- 花花  2016年5月3日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4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10
遥远的扎溪卡


扎溪卡草原,非常遥远,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以北200公里外四川、青海、西藏交界的未知区域。由于位置偏远、海拔高、人迹罕至。即便从甘孜州最偏远的行政区域--石渠县城出发,还要走100多公里无人区才能到达,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,一个连甘孜州本地藏族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。百度、高德、腾讯地图和任何词条中均搜索不到它的存在,只有谷歌地图艰难的找到了它的位置---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阿日扎乡西北部,这里没有路标、没有任何指示牌、没有通讯信号、没有加油站、没有食宿、没有村落、没有会汉语的藏族人。你甚至感受不到这里是中国,是现代文明社会。




选择去扎溪卡草原源于纪录片《进藏》里面对松格玛尼石经城的介绍,但网络上并无关于它的详细信息及线路,石经城的宏伟与神秘激发了我们寻找它的愿望。经许多资料查阅得知位于扎溪卡草原,但无集体坐标,需要沿途询问打听才能找到。

出发前,经谷歌地图实景放大研究,有一条细小的沙土路通往,初步估计驾驶帕杰罗前往此地具有可行性,于是决定自驾2000公里前去试试运气。后来到这才知道,这条路途比我们想象的要遥远,这片区域比我们想象的要荒芜、艰难,甚至在前几年才通上电,在电被通往这里之前,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“原始生活”,有人甚至没见过电视机长什么样,同时也是一个几乎未被外界干扰的藏文化原始标本区域。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5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13
松格玛尼石经城


这里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,至今还能找到文成公主进藏时,经过此地遗留的古老石刻群。这里也是藏族人心目中旷世英雄--格萨尔王的故乡,人们修建玛尼石经城来纪念这位旷世英雄。大约在1200年前,这里的人们开始将刻满经文的玛尼石不断垒积,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从未离开过这里,不断凿刻,不断垒积。1200年后的今天,它变成了一座高约10米、长约100米、宽约50米、由上亿块玛尼石垒积的巨大石经城--松格玛尼石经城。


由于位置及其偏远,从历史至今仍与世隔绝,任何通讯信号全无,方圆100公里没有人烟,只有为刻玛尼石而临时搭建的棚屋,任何时期的变革与动荡似乎都影响不了这里。致使松格玛尼石经城非常完整的被保留了下来,并未受任何因时代动荡产生的人为损坏。任何时代的更替在这里都是静止的,而这里的人们依然按照祖祖辈辈的方式,每天一锤一凿的为石经城刻更多的玛尼石,1200年来,从未改变,也从未离开过这里,也几乎未被外人所侵扰。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6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26
扎溪卡的夜


松格玛尼石经城所在的这片扎溪卡草原极其荒芜,连续100公里见不到固定居所,只有距离石经城约800米处的地方,当地人为了更方便的刻玛尼石搭建了许多临时板房,并在板房旁饲养牛羊,供养生活。他们大多夏季来到这刻玛尼石,冬季返回100公里外的阿日扎乡生活。石经城只有一条沿着河谷的沙石山路通向外界,山路狭窄陡峭,下面是高耸的河谷悬崖,悬崖下许多跌落的汽车、摩托车残骸,夜晚无人敢走。所以,所有到达松格玛尼石经城的人基本不可能当日返回,但扎溪卡草原上的藏族人听不懂除藏语以外的任何语言,如果想借宿,首先你要表明你的来意,这对外地人来说是个巨大的障碍。







由于海拔超过4200米,即便是五月,扎溪卡草原夜晚的气温也低至零下7度左右,加上到达石经城已是夜晚8点多,寒冷、缺氧、通讯全无、一望无际的荒芜加重了心中的恐惧。幸好此行邀上了依达师父同行,他为我们前去与当地棚户人家借宿,因为是僧人,所以当地人非常客气的为我们腾出一间房,铺上床,燃起火炉,烧上晒干的牛粪取暖,并且还能喝上热水,能给早已失联的手机充电。虽然环境非常恶劣,也没有像样的食物,但已是非常幸福。


4200米的扎溪卡之夜,寒风一直呼啸,棚屋四面漏风,感觉整个棚屋要被吹走,火炉里的牛粪不敢停,依达师父只能一夜不停的替我们加牛粪。夜晚的星空极致美丽,仿佛置身宇宙。扎溪卡草原上的藏族人由于气候原因,几乎从不洗澡,主人把被子抱进来时说让我们不要介意,事实上我们并不介意,只是被子那股浓厚的人体油脂味道真心难以接受,棚外藏獒夹杂着狼群的叫声一夜未停,还有4200米的海拔,扎溪卡的夜晚,几乎无眠。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7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34
这是一片极其荒芜的土地,放眼望去,数百公里内没有人烟,一路上只有孤独和荒凉。眼前所能见的,除了正在啃食腐肉的秃鹫,难以看见其他生命迹象,甚至连草都不长。但其实这片荒芜的高原其实存在狼群、熊、野牦牛、野马、藏羚羊等野生动物。



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8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39
扎溪卡的清晨


扎溪卡的清晨,第一缕阳光照在这荒芜的高原上,经过一夜的煎熬,陆续起身。依达师父用被子裹着全身坐在床头打坐一夜,犹如一尊佛像,而多杰卓玛用被子裹剩下头,也是凌晨开始打坐。打开棚屋的门,外面即是牛圈,牦牛没有防寒设施,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,看着十分可怜。而我们洗漱的地方就是在棚屋外的牛圈旁进行,并且热水有限,冰水洗漱,很是刺激,于是大笑着一头扎进冰水里,嚎叫、兴奋、欢乐。或者是因为战胜了一片完全陌生的荒芜之地,或者是战胜了海拔4200米的荒芜高原,或者是绝望中得到新生,或者是......  总之,扎溪卡的夜晚,永远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......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9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44
松格玛尼石经城的朝觐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0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47
走过的路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1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48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2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2:49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3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02
遇到的人



江东,松格玛尼石经城守城人。70多年来,他从未离开过这里,他从祖辈那传下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格萨尔王和石经城的故事,并重复着说给所有人听。


次仁扎西,朝圣者。在色达佛学院坛城遇见他,他要去拉萨朝圣,但没有路费,他一面沿途要饭,一边朝着拉萨前行。



俄日旺则兄弟,闭关僧人。在石渠县洛须镇古老石刻群的崖洞内修行,为了去世时能看见崖壁上的佛祖,兄弟两人30年没有出过门,每天只保持着最低的生存需求,并发誓禁语,除了念经,不说一句话。



印经工作者,来自德格印经院,藏区大部分经文均出自德格印经院,而这里仍沿用1000多年前的手工经版印刷方式,并且每印一面经文,印经者都需要鞠躬三次,以示敬意。



拉姆阿姨,来自壤塘县,每天早上步行1小时来到壤塘曾克寺转经、燃香、供佛、磕大头再走回去,下午日落之前再走一小时到寺庙转经、礼佛,天黑再走回去,几十年来从未间断。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4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10
壤塘曾克寺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5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13
曾克寺小学的孩子们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6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15
色达五明佛学院
色达五明佛学院,这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佛学院,居住着约1.5万出家人,其中觉姆(女僧)约1万人,并且来自汉族的女僧占据很大一部分。这里也是最繁忙的佛学院,僧人们每日忙碌于各经堂之间,求学取经,参加考试。







色达佛学院平均海拔4000-4200米,一年四季都会下雪,冬天最低气温会达到-20度,佛学院没有任何供暖设施。部分僧人为躲避寒冷,冬天会下山回家修行,但更多的僧人会留在佛学院,用坚定的信仰,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。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7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31
玉隆拉措圣湖(新路海)



玉隆拉措神山圣湖,位于德格县雀儿山下的一片绿色圣湖,是多年进藏以来,见到的最美的湖。犹如佛祖手心的翡翠,碧绿纯净。据说每逢藏历初一、十五,修行得道者能在湖中见到一座五彩的坛城。








  • 等级: 摄手
  • 帖子: 2695
  • 威望: 6881
  • 精华: 8
  • 注册: 2007-08-03
* 18楼 * roakill 发表于 2016-11-20 03:37
卓拉山(雀儿山)


雀儿山,海拔6150米,川藏北线317国道的“死亡天堑”,也是所有进藏道路中,危险系数最大的山峰。山顶与山脚的公路落差近2000米,由于山路过于陡峭险恶,以及常年冰雪覆盖,道路维修非常困难,道路狭窄、路基松动,山体有岩石滚落,且难以会车,无数车辆与生命长眠于此。许多人在雀儿山垭口都会向天空撒下风马,祈求自己平安度过雀儿山。








  • 等级: 青铜战士(Lev.18)
  • 帖子: 16031
  • 威望: 24051
  • 注册: 2015-12-11
* 19楼 * qiu橙子 发表于 2016-11-20 17:54 来自: 西子圈安卓版
  • 等级: 小飞侠(Lev.10)
  • 帖子: 543
  • 威望: 1738
  • 注册: 2016-05-17
* 20楼 * koalas 发表于 2016-11-28 10:37 来自: 西子圈iPhone版
好用心 好棒的游记 希望有机会也能沿着线路走一遍
图标 友情链接 图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