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博罗的抓娃娃机渐渐多了起来。本来,小孩玩玩也就算了,竟然很多成年人把它当正事,把大把的时间用在这上面,真是愚蠢。这种机子,说好听点是游戏机,厉害了就是赌博机。
抓娃娃机可人工调控抓取率
在微博上,有很多网友吐槽曾被抓娃娃机虐过很多遍,“是我太笨,还是抓娃娃游戏太难呢?”实际上,抓不到娃娃根本不是顾客的错。一家大型抓娃娃机厂商工作人员称,钢爪的力道大小是可以人工调整的,这项功能本来是为针对抓取不同尺寸、不同重量的娃娃而设定的,但是现在已经被衍生为商家挣钱的窍门,“因为你抓不到,我才能挣钱。”
据了解,经营抓娃娃机的一大关键技术就是可人工设置抓取概率。广东一家大型抓娃娃机生产厂家客服透露,为保证经营者利益,厂家的技术人员会帮助设置机台抓取概率,比如5元一只的娃娃,“你可以设置抓10次出一个娃娃,15次、20次都可以。”据了解,一台抓娃娃机可以通过调整电压控制手抓力度。一般有强抓力和弱抓力两种设置。如果是弱抓力的话,差不多50次能中一个,最低200次中一个。抓取过程分为抓起娃娃和运送娃娃两个环节,这两段抓力可以分段设置,如设定强抓力为2秒时,则抓到娃娃2秒后转为弱抓力使娃娃在半空中不知不觉掉落,引起顾客连续投币再次玩游戏的欲望。
据客服人员介绍,他们家的抓娃娃机每台从3000元―7000元不等。抓娃娃机设置位置最好选在大型的商场、超市、电影院、KTV、餐厅等,只要是小孩、年轻人或情侣多的地方都是可以考虑的。一般好的点位2―3个月就可以回本,差一些的4―5个月就可以回本。
抓娃娃机最初曾被用于赌博
抓娃娃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欧洲,当时有工匠以挖掘机铲子为灵感,利用齿轮机械驱动制作了的小型挖铲装置,成为可供孩子们操作的糖果贩卖机。后来运营商们发现如果把机器里的奖品换成钱币就成了赌博设备,于是“爪形抓奖机” 被大范围用于赌博,在1951年遭到法律明令禁止。50年代后半期,这种爪形抓奖机从欧洲流向了日本,1965年,第一款日产机台诞生,这段时期机台内的景品(日语的奖品、附赠品)都是各种小点心。
游戏如果脱离了游戏娱乐的本质,就会害人。所谓的动漫产业在对年轻人的吸引沉迷上,弊端已然显现。从某种角度看,网络游戏就是无形的毒品,社会当警醒。